<acronym id="ucic6"></acronym>
<tr id="ucic6"></tr>
<sup id="ucic6"><optgroup id="ucic6"></optgroup></sup>
<acronym id="ucic6"><center id="ucic6"></center></acronym>
<rt id="ucic6"><small id="ucic6"></small></rt>

廣寧概況

  廣寧縣位于肇慶市中西部,地處北江支流綏江中游,東鄰四會市、清遠市清新縣,南與高要區、德慶縣接壤,西與懷集縣交界,北靠清遠市陽山縣,是重點老區縣,也是西江地區建立最早、時間最長的革命老區,是全國“竹子之鄉” “武術之鄉”、全國最佳綠色生態縣、綠化模范縣、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縣、文化先進縣、新農村建設示范縣、林漿紙產業示范縣,是廣東省重點林區、首批林業生態縣和珠三角現代林業發展示范縣,擁有省級造紙產業基地和全省唯一一個國家級竹海森林公園。全縣行政區域面積2455平方公里,轄1個街道14個鎮178個村(居)委會4379個村民小組。2022年,全縣戶籍人口58.014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7.5954萬人、鄉村人口40.4186萬人)。

  一、歷史沿革

  廣寧縣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從四會縣劃出太平、橄欖、大圃、永義4都設立廣寧縣,名取“廣泛安寧”之意,屬肇慶府。清朝沿明制,廣寧縣隸屬肇慶府。民國時期,廣寧縣先后隸屬粵海道、西區善后委員會公署、西北區綏靖委員公署、廣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9月3日廣寧解放,隸屬廣東省第十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同年11月隸屬西江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2年5月,廣寧、四會合并為廣四縣,屬西江專員公署。1954年7月恢復廣寧縣建制,隸屬粵中區行政專員公署。1958年10月,廣寧與四會兩縣又合并為廣四縣,隸屬高要專區行政專員公署,同年12月隸屬江門專區行政專員公署。1961年4月再次恢復廣寧縣建制,隸屬肇慶專區行政專員公署。1968年3月屬肇慶專區革命委員會。1970年10月改屬肇慶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4月隸屬肇慶地區行政公署。1988年至今屬肇慶市人民政府。

  二、自然資源

  廣寧縣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山區縣,森林覆蓋率達83%。水力蘊藏量26.11萬千瓦,其中可開發量16萬千瓦,已開發15.03萬千瓦。礦產資源豐富,金屬礦主要有鉭鈮礦、金礦、錫礦、稀土礦、鈹礦,非金屬礦有廣綠玉、花崗巖、高嶺土、黏土、滑石、石英等,其中出產于廣寧西南部的廣綠玉,是中國五大名石之一,2007年廣綠玉雕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廣寧廣綠玉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三、歷史人文資源

  廣寧縣歷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歷史名人不勝枚舉,大革命時期有農民運動領袖薛六、周其鑒等;抗日戰爭時期有抗日救亡運動宣傳旗手孔令淦等;解放戰爭時期有杰出的革命領導人歐新、陳瑞琮等。在各時期,還有高玉山、周其松、譚鴻機、羅國杰、胡超、黃駒、王作之、龍啟炎、周其柏、馮啟賢、伍學禎、黎百松、高譽鈴等一批革命英烈。有近代理論教育家陳伯翼、愛國愛鄉教育人士馮肇光、中醫名家周南邨;當代有全國武術“南拳王”邱建國、著名武術教練曾慶煌等。各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和鄉鎮文化在廣寧得以傳承和發展。全縣轄1個街道14個鎮全部都是老區鎮(街),178個村(社區)中有148個老區行政村,占83%;老區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63%,是肇慶市唯一一個全部鎮都是革命老區的行政縣。華南地區最早的農村黨支部之一就在廣寧建立;西江地區農民武裝斗爭的第一炮在廣寧打響;西江地區的第一個蘇維埃紅色政權也是在廣寧成立;廣東四大農民領袖阮嘯仙、彭湃、周其鑒、黃學增,曾先后到廣寧領導農民運動。

  竹子文化:廣寧有108萬畝的竹林,年產40多萬噸竹子,擁有全中國最大的竹海,享有全國 “竹子之鄉”的美譽。廣寧縣開發了萬畝竹海大觀和寶錠山風景區等項目,建成全省唯一的竹文化博覽館;廣寧被評為“全國林漿紙產業示范縣”。

  玉雕文化:廣綠玉是中國五大名石之一,全縣有玉雕廠200多家,年產值1億多元。廣綠玉玉雕作品多次獲得深圳文博會金獎,《碩果》《蝸居》兩件廣綠玉玉雕精品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并在國家級展館永久展出。

  武術文化:廣寧素有“武術之鄉”之稱,在國家級、省級武術醒獅大賽屢獲殊榮。廣寧的武術在戰國時期便已開始萌芽,到了明、清朝時期,練習武術的風氣相當普遍,考取武舉人的竟達十人,考取武秀才的更是不可勝數。

  旅游文化:廣寧竹海大觀旅游景區,是中國最大的竹海,堪稱南中國最大的氧吧之一。寶錠山景區是生態旅游景區,竹文化展覽館展示上下五千年、縱橫七大洲的竹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古水河景區地理環境獨特,植被保護良好,空氣清新,具有原生態環境。螺殼山景區是集生態觀光與獵奇探險為一體的山岳型風景旅游區,森林覆蓋率達95%,天然動植物種類豐富。

  鄉鎮文化:廣寧縣北市鎮大屋村十幾座保存完整的清代客家大屋被評為全國第一批中國傳統古村落,南街街道里仁村同樣被列入傳統古村落之一,兩村均被命名為廣東省名村。

  四、經濟發展

  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180.6億元,同比增長(以下簡稱增長)2.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9億元,增長10.7%;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6.8億元,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7億元,下降1.6%;固定資產投資下降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5億元,增長0.1%;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1%。

  發布時間:2023年2月27日 16:02:00 發布人:admin


日韩无码av天堂五月天,国产AⅤ无码下载二区,宅男网在线看一区二区,精品国产一级二级三级在线